坐在捷運上原本是想要去淡金公路看看,但是坐在捷運上面遠遠地看到淡水河,發現風景有些

不一樣,下車走到河岸邊,發現確實有些不一樣了。 原本捷運站走下來之後只是老街和緊鄰

河道的欄杆,現在把淺灘填平了變成一大片的綠地,上面劃出好幾條便道,方便讓行人行走,

這個廣闊的綠地似乎很令大人小孩開心,快過年了大家穿著鮮艷的衣服走在海邊,看起來格外

順眼。  春節前的冬日,海風還吹來有點冷,但是看見一片廣闊的綠地,加上連天的海景,

讓人莫名其妙的心情好起來。 綠地的旁邊往內挖了一個漁港,許多小漁船靠港在那裡,

漁船的前方有個用大塊石頭築起一道防波堤,石塊用鐵網圍住, 石塊做的防波堤和一個造價

兩萬五千圓的水泥防波堤有何不同? 人類也許不知道,但是鳥兒知道。 徐徐海風中飛來了

幾隻夜鷺,海鷗,小白鷺鷥,而且很讓人訝異的是,竟然還有來過冬的候鳥,他們輕緩的降落在

這片小巧的石礁上面,佇立在風中舒展牠們的羽毛,我們在很近的距離就可以看到這些海洋

鳥類的活動。 水泥做的消波塊上面不會有鳥類上面停留,也不會有生物依附成長,這就是

兩種消波塊不同的地方。

 

這很重要嗎?  當然重要。  這種改變表示,淡水碼頭不再只是假日人潮洶湧,大家只會沿著

攤販聚集的走道,摩肩擦踵的吃吃喝喝,不再只是從淡水一路吃,搭了船到八里又繼續吃東西,

這表示我們的休閒品質已經有了改善,我們所注意到的,不再只是人,還有周圍的環境和生物,

鳥類棲地,紅樹林,還有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漁港,漁港就應該做漁港該做的事情。

 

在一旁垂釣的阿伯帶著鴨舌帽,舉著釣竿非常愜意的在旁邊甩了好幾次竿,在風中瞇著眼睛

跟我說話。 阿伯經常來這裡釣魚,甩法很短又快,我問他這裡有哪些魚: 

 

『多囉,你看那邊小尾的,身體白白的那種。 對對對,就是現在浮在上面的那隻。』

他指的一條白色苗條的魚。 

 

『那是烏魚。 』怎麼可能是烏魚? 烏魚一般也有三尺長,哪裡來這麼小的烏魚。 

 

『我們這裡烏魚小,我們叫做烏仔魚。 』原來如此,烏仔魚和烏魚可是不一樣的。

除了烏魚之外還有石斑,土虱,吳郭仔魚,紅糟魚,一邊說阿伯一邊指著靠著岸邊游的土虱魚,

『你看,看到沒有,兩根鬍鬚這麼長。』

 

土虱的長相真的很有趣。 我印象中的土虱都是已經在鍋子裡煮好,放在碗裡, 一個大大的

魚頭旁邊佐著當歸枸杞,像這樣活著的樣子還是第一次看到。 這裡水質很不錯,岸壁邊長了不少的

藤壺還有貝類。  阿伯指著遠處伸出的一塊碼頭說:

 

『你看,那裡就是台北港。 那真的是有船隻出入的,還是個出口港呢,有貨櫃出入的。』

真的,來淡水不知道多少次,從來不知道那就是台北港,原來台北以前是有港口的。

他指著遠處的八里說: 

『那邊還有造船廠,還有訓練風帆的地方,坐船到漁人碼頭那邊去,還有很多船隻在作業。』

 平常只會來淡水吃吃喝喝,聽到阿伯這樣說,整個淡水似乎都活了起來。 

原來這真的是一個活的碼頭,不只是一條河流,是活生生的,養人也養著種種生物的地方, 

有鳥有魚,有貝類,有風帆,有漁船,還有依賴這條河生存的人們。 

 

『你看,台北港那邊水的顏色是不是不一樣? 』 

 

『顏色比較深的那邊就是海水,這裡的水是鹹的。 中間隔了一道防波堤,把海水減弱一點。 』

 

停泊著漁船這一頭的石塊消波堤也有功用的。 看兩邊海水的高度就知道,這道堤把浪減低了,

水位平穩是為了船隻的安全。 

 

淡水港在日治時代是出入頻繁的港口,經常使用的是一種JUNK船,老淡水人稱為福州船的

一種客貨兩用平底大帆船。 民國32 年,淡水港淤淺嚴重,

一艘三千噸的荷蘭籍油輪,在油庫輸油之後,竟然必須要等到漲滿潮才能駛出。 從此大船

不再進入。 淡水港於民國三十八年封港。

 

雖是如此,淡水地區在近年來成為台北最具有生活品質的住宅區,在這裡許多房子面對海景,

交通方便,空氣也新鮮,騎著腳踏車就可以去八里繞繞,還可以搭船去漁人碼頭吃點海鮮,

附近有淡水興福寮,可以走走陽明山步道小坪頂。 

 

阿伯說: 『上午去買買菜,買完回家之後去散散步,下午來這裡釣釣魚。』

 

他說:『我住過這麼多地方,就是住在淡水最舒服。』 說著一面拉起魚鉤上面的魚,

因為太小又放回去。 雖然還沒釣到魚,但是我想淡水這片海水帶給他的快樂,

他已經確確實實的獲得了。

 

下次如果有機會來淡水,可以關心一下這片海洋,跟漁民們聊聊天,談談這裡的魚況,

天氣和潮流的變化,收穫的魚蝦蟹。

 

相信淡水會帶給你很不一樣的快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ssfish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