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詩人普希金之于俄羅斯,如同義大利的但丁、德國的歌德、英國的莎士比亞,是一個民族文學乃至文化的代表。普希金的名字,不僅聞名於俄羅斯,而且享譽世界,人們都為這個偉大的名字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是,你瞭解普希金的兒女們嗎?
    普希金於1831年2月18日與娜達麗婭·尼古拉耶夫娜·岡察洛娃結婚,至1837年1月10日與丹特士決鬥致死,在這6年的婚姻生活中,共生有四個兒女,他們依次是:瑪利亞·亞歷山大羅夫娜·加爾通格、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羅維奇·普希金、格裏戈利·亞歷山大羅維奇·普希金、娜達麗婭·亞歷山大夫娜·梅連貝爾格。
    長女瑪利亞,小名瑪莎,1832年5月19日生於聖比得堡。作為家庭的第一個孩子,自然獲得了父母的喜歡和爺爺奶奶的寵愛。普希金與父母的關係雖不融洽,但這並沒有影響爺爺奶奶對孫女的感情,他們把小瑪莎看作家庭的小天使。1833年謝爾蓋·利沃維奇(普希金的父親--筆者注)在給女兒的信中高興地寫道:″小傢伙……可愛極了,就像個小天使……我想,親愛的奧利卡,你只要見到她,就會忍不住給她畫下來,因為她使我們想起的正是拉斐爾所畫的天使。″
    的確,小瑪莎長得非常漂亮,她繼承了母親的美貌和父親的才華,熱愛俄羅斯文學,具有非凡的音樂天賦,不僅彈得一手好鋼琴,而且畫畫得很漂亮,9歲時就能說一口流利的德語和法語。瑪利亞16歲進入首都彼得堡葉卡捷林尼斯基女子學校學習,4年後畢業被選進皇宮,做皇后的女官。這即是一份榮耀的工作,因為很少有人有這樣的榮幸侍候皇后,教育皇子,但同時又是一份清苦的差事。因為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消耗在同性物件上了,這樣,直到1860年4月,28歲的瑪利亞才出嫁,丈夫是禁衛軍騎兵團中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維奇·加爾通格。
    列昂尼德與瑪利亞同歲,50年代初在帕熱斯基中等武備學校學習,1852年畢業後分到禁衛軍騎兵團。恰恰在一年前和一年後,瑪利亞的兩個弟弟亞歷山大和格裏戈利先後從該校畢業,進入同一騎兵團服役。正是通過同宿校友和同壕戰友,列昂尼德認識了未來的妻子。
    婚後的生活總的來說是幸福的。列昂尼德忠於職守,勤勉工作,多次受獎,1870年4月17日因″出色的工作″被提升為少將。瑪利亞聰明能幹,賢慧漂亮,裏裏外外一把手。
    但不幸的是,1877年10月,丈夫列昂尼德因遭誣陷被送上法庭審判,由於不堪恥辱,開槍自殺,保持著高傲的人格。
    丈夫的不幸去世給瑪利亞帶來了沉重的打擊。1877年10月24日她在至舅舅伊凡·尼古拉耶維奇·岡察洛夫的信中這樣寫道:″親愛的舅舅和舅媽,你們的來信收到,非常感動,謝謝你們的同情和邀請……。丈夫的不幸死亡對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當時我去洲法院時,希望看到他活著,而當我發現他已經停止呼吸時,頓時忘記了我們以前的爭吵,想起的只是我們曾經有過的快樂日子。此刻,我願意付出一切,只要他能復活。哪怕是一刻鐘也好……″
    丈夫去世後,瑪利亞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她孤身一人,不得不投靠親友,過著半漂泊的生活。多數時間,瑪利亞住在大弟弟亞歷山大家,幫助他照顧和教育孩子們。姐弟倆的感情非常深,晚年時經常在一起。夏天一塊到同母異父的妹妹阿拉波娃家做客,冬天則在家裏坐在壁爐前喝茶,聊天,回憶童年的快樂時光。
    在兄弟姐妹四人中,惟獨瑪利亞沒有孩子,但她的壽命最長,1919年3月7日去世,享年87歲,葬於莫斯科頓斯科依修道院公墓。
    長子--亞歷山大,小名薩沙或薩什卡,生於1833年6月6日。兒子的誕生,給家庭帶來了莫大的歡樂,普希金自己承認,薩什卡是他最喜歡的孩子。1835年10月2日普希金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為什麼瑪莎的情況一點都沒寫?雖然我特別喜歡薩什卡,但瑪莎的淘氣樣子也很可愛。″字裏行間流露出父親對孩子們的思念之情。
    與姐姐瑪利亞一樣,薩沙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聘請了家庭教師教法語、德語、俄羅斯文學、歷史等。1845年11月,在母親的張羅下,12歲的薩什卡進入了彼得堡第二中學讀書。三年後,根據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命令進入帕熱斯基中等武備學校學習,1851年8月以近衛軍騎兵少尉銜畢業,來到團長是繼父朗斯柯依騎兵團服役。1858年11月8日,亞歷山大與繼父的侄女索非亞·亞歷山大羅夫娜·朗斯卡婭結婚。這樁婚姻對於作為母親的娜達麗婭·尼古拉耶芙娜·普希金娜--朗斯卡娜來說,是最美滿不過的了:前夫的兒子娶了後夫的侄女兒,為家庭的和睦和幸福打下了穩固的基礎。普希金娜完成了夙願,聊可以告慰已長眠地下的前夫普希金。
    索非亞·亞歷山大羅夫娜是一個非常賢慧的妻子。婚後她把自己的一切全部奉獻在丈夫和孩子們的身上。她與亞歷山大共生有11個子女。但不幸的是,由於生育過多,家事繁重,損害了健康,於1875年4月8日因患肺炎而去世。屆時不到40歲。丟下一堆兒女,含恨而去。
    這裏尋要交代的是,普希金1837年去世後,其妻普希金娜于1844年嫁給了朗斯柯依將軍,組建了新的家庭。在這個新的家庭裏,亞歷山大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作為長子,他對繼父的尊敬,對母親的關心和體貼,在兄弟姐妹中起到了率先垂範的作用。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們愛我們的母親,懷念父親,尊敬繼父朗斯柯依。″正是這種尊敬贏得了繼父的關愛,朗斯柯依把小普希金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從各個方面給予關心和愛護,即使後來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一視同仁。因而兄弟姐妹們之間的關係非常好,這一點使他們的共同母親普希金娜--朗斯卡婭感到非常欣慰。
但遺憾的是,普希金娜--朗斯卡婭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於1863年11月26日病逝,終年只有51歲。母親的過早去世給亞歷山大帶來了巨大的悲痛。他的孫女回憶說:″我的爺爺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羅維奇·普希金非常愛自己的母親,不論是青年軍官時,還是結婚之後,他每週六都在娜達麗婭·尼古拉耶夫娜那裏度過。星期六對於他們倆來說是懷念普希金的日子。曾祖母向祖父傾訴內心的痛苦,講述對普希金最後日子的悲傷回憶。″
1861年亞歷山大以少校軍銜退役回家,第二年開始擔任莫斯科省布羅尼茨基縣第三區調停官之職,直至1866年。1867年再次服役,在維綸斯基軍團擔任中校,1869年晉升為上校。1879年7月15日被任命為第十三驃騎兵納爾夫斯基團團長,並率團參加了1877-1878年的俄土戰爭。(4頁最後一行)1878年12月,因指揮出色、作戰勇敢,被獎給金喬治軍刀。1880年7月1日晉升為少將,並被任命為第十三騎兵師第一旅旅長,沙皇侍從武官。
    1883年,亞歷山大第二次結婚,妻子是瑪利亞·亞歷山大羅夫娜·巴甫洛娃。但這次婚姻不很成功,據比比柯娃回憶說:″瑪利亞·亞歷山大羅夫娜……經常抱怨老頭子丈夫,趕走他前妻的孩子,不給他晚年安寧。″
自1895年6月,亞歷山大開始擔任莫斯科皇家男子商校教學部主任,1898年9月16日被任命為葉卡捷林尼斯基和亞歷山大洛夫斯基女子學院教學委員會委員。這個職務他一直擔任到1913年。在長達15年的教學管理工作中,亞歷山大忠於職守,努力工作,殫精竭慮,為俄羅斯女子教育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1914年7月19日,當聽到俄羅斯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消息後,亞歷山大激動而死,遺體葬於維涅夫斯基縣馬雷吉諾村,1963年移葬於挈坷夫城。
    次子,格裏戈利,小名格裏沙,出生於1835年5月14日。兩天后,普希金在致丈母娘的信中寫道:″親愛的娜達麗婭·伊凡諾夫娜:餓哦榮幸地祝賀您又添了一個外孫格裏戈利,請您為他祝福。″普希金之所以將小兒子取名為格裏戈利,是為了紀念自己某個堅強不屈的祖先--格裏戈利·普希金。一年後,1836年5月14日,當小格裏沙滿周歲時,遠在莫斯科的普希金致信妻子:″今天是格裏什卡的生日,向他和你一併祝賀!我將為他的健康乾杯。他是否又有了小弟弟或小妹妹?等我回來,我正準備來到你的身邊。″在這封信裏,我們可以讀出普希金的兒女之情,讀出他對孩子的關心,對妻子的愛。
    但不幸的是,這種父親的關心和愛護小格裏沙並沒有享受多長時間。8個月後,不到兩歲的格裏沙就永遠失去了父親。從此,他和哥哥姐姐妹妹們一起在母親的哺育下成長。
    格裏沙遺傳了母親的外貌和性格,長的很帥,性格活潑,喜歡淘氣很頑皮。1848年,母親將他送進彼得堡第二中學寄宿讀書,一年後進入哥哥所在的帕熱斯基中等武備學校學習。1853年畢業,獲近衛軍騎兵少尉銜,與哥哥一樣,來到繼父朗斯柯依近衛軍騎兵團服役。1860年被任命為獨立近衛團團長的副官。兩年後以騎兵中校銜調到內務部工作。1866年退役,轉為七等文官,定居普斯科夫省。
    這裏一個有趣的問題是:1866年格裏戈利只有31歲,正是年輕有為,前途不可限量的年齡,為什麼要退役離開京城來到鄉下呢?按他自己的解釋是:″寧可窮,但窮得高尚。寧願不和彼得堡的權貴們爭鬥。″在這個解釋裏我們似乎聽出了某種鉉外之音。原來,我們的這位風流王子看上了彼得堡上流社會的一個美女,向對方求婚,但遭到拒絕。這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因而一怒之下,他要求退役,永遠離開了彼得堡。但是,格裏戈利並不是一個人來到鄉村,在他的身邊還帶來了一位靦腆的法國姑娘。奇怪的是,格裏戈利沒有和這位法國姑娘結婚,但卻和她在一起生活了將近20年,並生有三個女兒。直到1883年10月,格裏戈利才與這位法國姑娘友好分手,與瓦爾瓦拉·阿列克謝耶夫娜·梅利尼柯娃正式結婚。
自從離開京城之後,格裏戈利一直住在鄉下,他不出風頭,不追逐名利,平靜、安靜地過著一種田園式鄉村地主的生活,米哈伊洛夫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無不凝結著他的勞動和關心。今天我們看到的作為米哈伊洛夫村一景的大榆樹就是當年格裏戈利親手栽種的,還有他建造的石穀倉。
    1899年,在紀念父親普希金誕辰100周年之後不久,格裏戈利隨妻子一道來到維爾諾(今維爾紐斯)妻子的莊園馬爾庫賈依。在這裏,他與瓦爾瓦拉幸福地歡度晚年,直到1905年8月去世,遺體葬于梅利尼科夫家族公墓。
    小女,娜達麗婭,小名達莎,1836年5月23日出生於聖比堡石島。還在年初,普希金等待家庭新成員誕生的時候,寫信給好朋友那曉金說:″我的家庭不斷擴大,成員越來越多,他們圍著我吵吵嚷嚷。現在,我覺得對生活沒什麼值得抱怨的了,老了也不可怕。單身漢在世界上多麼寂寞,他看到新的年青一代感到遺憾;而一個家庭的父親看到周圍的年青人則一點嫉妒心都沒有。因此我們結婚是多麼正確。″信中父親的榮耀感溢於言表。
    達莎繼承了母親的美貌,長得像母親一樣,非常非常的漂亮。被稱為″美麗母親的漂亮女兒″。同時,她又遺傳了父親好衝動的性格和激情、高傲、任性。當她長到十幾歲時,已出落成一個美麗的公主。人們對她的美讚不絕口,把她比作彼得堡上空一顆耀眼的星星。請看著名小說家紮格金的兒子1856年的描述:″我一生中從來未見過有哪一個女人像詩人普希金小女兒娜達麗婭·亞歷山大羅夫娜那麼漂亮。高高的個子,勻稱的身材,華美的雙肩,白淨的臉龐,全身透射出一種耀眼的光芒。儘管臉部線條不十分端正,使人想起她那偉大父親的非洲血統,但她完全稱得上是個大美人兒。另外,在這美麗的外貌上面再加上智慧和熱情,不難想像,娜達麗婭·亞歷山大羅夫娜在上流社會的舞會上吸引著多少人圍著她轉,在她的周圍是整個彼得堡的公子哥們在向她獻媚。″
    1853年2月,不到17歲的娜達麗婭不顧母親的反對,執意嫁給了中校米哈伊爾·列昂季耶維奇·杜別利特--即憲兵司令老杜別利特的兒子。這是一樁不成熟又不成功的婚姻。丈夫米哈伊爾酷愛賭牌,不僅輸掉了自己的全部財產,而且還陪進了娜達麗婭28000銀盧布的陪嫁。妻子的美貌既令他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更多地是令他吃醋,因而千方百計地挖苦嘲笑,辱駡毆打。但娜達麗婭同樣不甘示弱,針尖對麥芒,家庭戰火越演越烈,於是,雙方於1862年分道揚鑣。
    小女婚姻的不幸加速了母親病情的惡化。娜達麗婭·尼古拉耶芙娜·朗斯卡婭當時正在國外療養,當聽到小女離婚的消息後,不顧醫生的勸阻和健康狀況的不允許,堅決要求回國。但回國後,她的健康就像燃燒的蠟燭一點一點地消耗殆盡。半年後含恨離開了人世。
    娜達麗婭與杜別利特共生有三個孩子:娜達麗婭、列昂季依和安娜。離婚後,除小女安娜歸丈夫撫養外,兩個大孩子都留在身邊。
    1867年7月1日,娜達麗婭在倫敦與德國王子尼古拉·維利格爾姆·納薩烏斯基結婚。尼古拉是亞歷山大二世的舅子,早在1856年在彼得堡一次隆重的招待舞會上他就認識了娜達麗婭,隨後還發生了一段浪漫史,這或許是娜達麗婭與杜別利特婚姻悲劇的原因之一。
    娜達麗婭與尼古拉結婚,是非皇族與皇族通婚。按照習俗,她不能冠丈夫姓氏。鑒如此,尼古拉的姐夫格奧爾格·維克多王子于1867年7月17日賜娜達麗婭梅連貝爾格伯爵夫人稱號。婚後40多年,娜達麗婭大多數時間住在丈夫領地維斯巴頓,很少回俄羅斯。1880年,她來到莫斯科參加父親紀念像揭幕典禮。
    娜達麗婭與尼古拉共生有三個兒女:索非亞、亞歷山大、格奧爾格·尼古拉。
    娜達麗婭於1913年3月10日在法國卡恩市大女兒索非亞家中去世,享年77歲。由於死前她已知道,德國在位公爵不同意她死後葬在皇家墓地,因而一怒之下,立下遺囑,將屍體火化,骨灰撒在丈夫的墓地上。這樣,娜達麗婭的遺體於3月20日火化,骨灰運到德國維斯巴頓,撒在丈夫尼古拉墳墓的上面,以另一種方式實現了死後與丈夫在一起的遺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ssfish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